绮的康熙笔画是14画。
部首纟,繁体綺,造字形声,笔画11,结构左右,五行木
常用释义:
1.名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例词:绮罗
2.形美丽;美妙。
例词:绮丽,绮思
例句:桂林绮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游人前往欣赏。
绮安这个名字是一个中国女孩名字,其中“绮”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华丽的;繁荣的”,而“安”是一个动词,意为“平静;安宁”。因此,绮安代表了一个华丽而平静的女孩。她可能拥有优雅的气质和高雅的品味,也许是一个安静而温和的人。
这个名字的组合还表达了一个不寻常的美丽与安详共存的可能性,强调了深度和平淡日常之间的微妙平衡。总之,“绮安”这个名字传达了一个积极的、阳光的、平和的、而又不失华丽风采的形象。
作品简介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作品。“绮”本意为“有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1]
作品赏析
此诗中的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颔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颈联“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
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
整首诗中诠释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