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涤剂的选择:干洗也需要用洗涤剂,一般可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干洗精,也可使用优质溶剂汽油、酒精等。绝对不要轻易使用私人出售的去污剂,因为有些去污剂虽然效果不错,但对衣服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严重影响服装的寿命。
2、清洁表面灰尘:将服装晾晒后,用藤条或木棍拍打,将衣服上的尘土掸出,然后用毛刷将服装表面刷净。毛呢服装的尘土较多,用毛刷刷一遍后,可将衣服铺平,把拧干的湿布或毛巾放在上面,用手在湿布或毛巾上轻轻拍打,这样衣服上的尘土弹出后沾在湿布或湿毛巾上,能较好地将灰尘去掉。
3、重点擦洗:衣服最容易脏的地方是领子、袖口、口袋口等部位,先将这些易脏部位用干洗剂擦一遍,个别污垢较严重的部位也应先进行重点擦洗。
4、全面擦洗:用小毛刷或毛巾蘸上少量干洗剂将整个衣服按顺序擦洗一遍,顺序是袖子、前身、后身、领子,最后将衣服里子也擦洗一遍。如果衣服里子的颜色比面料颜色浅得多,则先擦洗衣服里子。干洗时要注意,不论使用小毛刷还是毛巾,一次蘸的洗涤剂不宜太多,否则既浪费,效果也不好。
5、风干:衣服洗好后,不要立即穿用,应放在通风处风干,千万不要放在太阳下曝晒。因为干洗的服装大多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高级精纺呢绒制品,经曝晒后,可加速纤维老化,使其失去弹性和天然光泽,缩短衣服的寿命。
自学德语有前途。
德语:德语标准形式被称为标准德语,是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博尔扎诺自治省、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和瑞士的官方语言,用拉丁字母书写。
使用德语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三,以使用国家数量来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语言,也是世界大国语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
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工作。
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欧洲语言管理中心2015年9月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使用德语各方言的人数以及德语的学习者将近
1.77亿人,其中母语使用者9500万,作为第二语的使用者为1200万,外语学习者多达七千万,是世界上最常被学习的外语之一。
德语各方言差距巨大,包括高地德语与低地德语两大分支内的数十种方言,词汇不同,语法也不一样,彼此无法通话。
高地德语指阿尔卑斯山和临近的德国南部山区,而非高地德语诸方言。
低地德语主要分布于德国北部沿岸地区,低地德语通常又分为东低地德语、低地萨克森语、低地法兰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