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计算方法不同、适用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 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
一般指产能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
2、稼动率
是指设备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是指一台机器设备实际的生产数量与可能的生产数量的比值。
二、计算方法不同
1、 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的公式: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100%。
产能利用率的过低,造成人员、生产设备的闲置及成本的浪费,另外,产能利用率亦可评估产能扩充的需求程度,若产能利用率过高,可能表示产能有扩充的必要性,拟定扩充计划,以免受限于固定产能而影响交期。
2、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是指相对于生产时间(负荷时间),实际生产物品的时间(稼动时间)所占的比率。是以机器设备的稼动时间除以最大负荷时间而得。而稼动时间是指负荷时间减掉换模、换刀具、故障、调整等的时间。因此要提高稼动率,就必须要减少换模具、换刀具、故障、调整的损失时间。如果能将这些损失时间减为零,那么稼动率就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三、适用不同
1、利用率
范围包括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耐久商品、非耐久商品、基本金属工业、汽车业及汽油等八个项目。
2、稼动率
适用于生产部门。
当设备短路时,应该将其接到地线上,而不是接到零线上。这是因为设备短路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外壳带电,如果接到零线上,电流会通过设备外壳流向零线,可能造成触电危险。而如果接到地线上,电流就会被引到地面上,减少触电危险。因此,在处理设备短路时,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气设备处于安全状态,不造成安全隐患。
设备稼动率和时间稼动率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设备稼动率通常是指一个设备在特定时间内实际运行的时间与可用时间之比。如果一台设备在可用时间内运行了680小时,并且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80小时的停机时间,那么该设备的设备稼动率就是(680-80)/ 680 = 88.2%。设备稼动率通常用于衡量设备的运营效率,以及确定生产计划和维护计划的优先级。
时间稼动率则是指某个过程或系统在特定时间内实际完成工作的时间与预期完成工作所需的总时间之比。假设某个任务预计需要8小时才能完成,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只花费了6小时,那么该过程的时间稼动率就是实际完成时间与预期完成时间之比,即6小时/8小时=0.75,也就是75%。时间稼动率通常用于衡量工作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分析哪些步骤可能需要改进。
因此,设备稼动率和时间稼动率虽然都涉及利用时间的效率问题,但侧重点不同,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