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其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得人心、顺民意、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更不能丢掉;
2.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宏伟的工程。
从根本上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使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产生的各种问题,无论在思想领域或在实际工作中,都会对我们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产生强烈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紧紧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在变革旧有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努力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了“和平赎买”的方针,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遗产,保护好这部分生产力,并将它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力;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保护和发挥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体农民逐渐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业联盟,孤立了城市资本主义,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