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包括:仔细阅读问题、排除干扰项、注意关键词语、推理判断等。解题方法可以包括: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分析选项的逻辑一致性、对于填空题通过背景知识进行归纳判断。
举例说明:假如一道阅读题问到“根据文章第三段,作者主要想表达文章的什么主题?”。在解答时,可以通过重新定位第三段,寻找关键词,比如“主要观点”、“核心观点”等,最后在选项中选择与文章第三段内容相符的主题。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
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
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
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
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
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
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
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2)现代文答题模式
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
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
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
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
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
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
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
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
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
(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
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
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
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
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
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
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
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
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
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
通过词语赏析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词义理解: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包括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考虑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语境,是否有特殊含义或隐喻。
2.词语情感色彩:注意词语所传达的情感色彩,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词语的情感色彩会影响整个句子的氛围和表达效果。
3.修辞手法:词语的选择可能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句子表达的增强效果。
4.词语搭配:观察词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语法和表达习惯。词语的搭配会影响句子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5.上下文语境:考虑词语在句子中的上下文语境,包括前后文的内容和逻辑关系。上下文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6.表达效果:分析词语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如强调、对比、转折等。词语的选择和使用可以影响句子的语气和意义。
通过对词语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情感和表达效果,从而更好地欣赏和解读文本。同时,也要结合整体语境和作者的意图来进行综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