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蒸馒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蒸馒头则象征着新的一年的丰收和繁荣。馒头是北方常见的主食,形状圆满,寓意团团圆圆、完完整整。因此,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蒸馒头,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生活美满。所以,正月十五蒸馒头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习俗。
1、取面粉1000克,放入大盆
2、取150克左右的温水,三十度左右,用手试一下温温的就行,加入酵母粉。请按酵母粉说明书加,略多一点没问题。搅拌匀。
3、慢慢倒入面粉盆里,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再接着倒入剩下的水,凉的就行。不要一次倒完,慢慢加,边加变搅,直到面粉呈大絮絮,无干粉。
4、把面粉用手拢到一起,手感不要太硬(如果硬了就少加点水,再揉一会儿吧)。不用揉光,聚一起就行。
5、盆上蒙上湿布,盖上盖子,开始发面。
6、发面时间要看温度,夏天大约一个多小时,冬天暖气房子大约两三个小时,发好没不看时间,看面的状态,扒开表面看到面里充满空洞,就好了。
7、把面转移到案板上,在粘的地方少撒点面粉,手上也沾上干面粉,把面取出来,尽量少放点干面粉。
8、揉光,分成合适大小。我的锅是两层,每层七个馍,一共是十四个,分了十四份。怕分不匀就称称吧。大小尽量一致。
9、把每一个都揉光。
10、摆好,留一些缝隙。
11、盖上塑料袋,尽量盖严,不漏风。不然会硬皮。再发二十分钟左右,看到馍有明显增大就可以蒸了。
12、锅里凉水放多点。一定是凉水,凉水,凉水。屉布泡水湿透,拧不滴水就行,铺笼屉,摆好馍。盖好锅盖。开火蒸
13、水开后蒸二十分钟,关火闷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开锅盖。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蒸龙馒头是北方一些地区在元宵节期间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吉祥和团圆。下面是一个基本的蒸龙馒头做法:
**材料**:
- 中筋面粉:适量
- 酵母粉:适量
- 水:适量
- 红色食用色素:少许(可选,用于制作龙鳞)
- 白糖:适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 盐:适量
**步骤**:
1. **面团发酵**:
- 将中筋面粉放入盆中,加入酵母粉、白糖和盐,混合均匀。
- 慢慢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直到形成面团。
-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搓至表面光滑,然后盖上湿布或保鲜膜,放置温暖处发酵至体积膨胀一倍以上。
2. **制作龙馒头**:
-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排气,然后分割成小面团。
- 取一个小面团,用擀面杖擀成椭圆形,然后在椭圆形面片上刷上一层水,对折成半圆形。
- 从半圆形的一端开始,边卷边搓,形成一条长条,代表龙的身体。
- 可以用红色的食用色素在水刷在龙馒头的表面,以增加龙的感觉。
- 卷好的龙馒头两端可以稍微搓尖,代表龙的头和尾。
3. **醒发**:
- 将制作好的龙馒头放在蒸笼上,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蒸煮时相互粘连。
- 再次醒发20-30分钟,让馒头体积略微膨胀。
4. **蒸制**:
- 锅中加水烧开,将醒发好的龙馒头放入蒸锅中,中火蒸制约15-20分钟。
- 蒸至龙馒头表面光滑,且整体发酵完成,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馒头,如果馒头回弹则表示已经熟透。
5. **出锅**:
- 蒸好后,将龙馒头从蒸锅中取出,放在案板上稍微冷却一些,然后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
- 发酵面团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发酵过快,影响口感和形状。
- 制作龙馒头时,面团的湿度不宜过大,以免蒸制时馒头塌陷。
- 蒸制时,水烧开后才能放入馒头,且蒸锅需要保持中火,避免火候过大或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