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朱高炽为什么48岁就驾崩了
时间:2025-05-13 06:26:10
答案

原因如下:

第一种——正常死亡

朱高炽体型严重肥胖,而且患有足疾,行动十分不便,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走路。这么看来朱高炽的体重至少两百斤以上,甚至达到三百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肥胖是很容易引起很多疾病的,而能够急速致死的肥胖伴发症也有不少,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心脏病等。因此明仁宗因为过度肥胖而亡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种——好色而亡说

明朝著名直臣李时勉曾在朝臣都夸赞仁宗宽厚时给仁宗泼了盆凉水,他上书仁宗说道“臣闻居丧中不宜近嫔妃,太子不宜原左右”,意思就是先帝驾崩不到一年,皇帝在服丧期间是不能近女色的,而且太子也不能离开身边。脾气好的朱高炽这回也被李时勉气到了,直接将其下狱。这明显不符合朱高炽的一贯作风,因此他喜好女色应该是真的,甚至到了弥留之际还念叨着“李时勉辱我”。好色的恶果自然不必多说,仁宗本就身体不好,加上纵欲过度,抵抗力下降,百病缠身,最后身体达到了临界点直接垮掉。

第三种——毒杀说

有人怀疑仁宗是被太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毒杀的,因为朱瞻基在朱高炽驾崩前后的表现有些古怪。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太子朱瞻基奉命前往南京赈灾并拜谒皇陵,但朱瞻基一路上走得很慢,十分犹豫,似乎在等待什么。五月二十九日明仁宗驾崩后,朱瞻基火速返回了京城,值此政权交替之际,朝廷上人心惶惶,可朱瞻基却胸有成竹的说“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貌似皇位已成他的囊中之物,好像这一个多月的事尽在他的掌握一样。

朱高正的祖籍
答案

台湾省云林县。朱高正(1954年10月6日-2021年10月22日),男,台湾云林人。易学家,教授,社会活动家,政治活动家[1],被称为“台湾第一民主战舰”。

朱高炽为什么不废除殉葬
答案

朱高炽在位期间,尽管殉葬人数相对较少,但他未能将这一恶行彻底废除。

具体来说,朱高炽,即明仁宗,他在位的时间较为短暂,且其个性相对温和宽厚,但在对待殉葬的问题上,他并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来终止这一残酷的制度。可能原因如下:

1.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殉葬是深植于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观念中的一种做法,被认为是对皇权和家族荣誉的维护。这种深根固蒂的思想不容易被改变。

2. 政治考量与个人情感:殉葬不仅仅关乎已故皇帝与妃嫔的关系,还涉及到宫廷内部权力平衡以及皇帝个人对于妃嫔的情感。一些得以殉葬的妃子可能因为生育了皇子或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而受到特别的对待。

3. 改革需要时机与勇气:废除殉葬需要强有力的改革意愿和适当的历史时机。可能在朱高炽看来,这样的改革并非当务之急,或他并未找到合适的机会来推行这项制度改革。

4. 仁宣之治的稳健守成:朱高炽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整体政策倾向稳健守成,注重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不过多干预既有的礼制和传统。他虽然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如平反冤狱、废除苛政等,但可能在殉葬问题上持保守态度。

此外,朱高炽本人的性格可能也是一个因素。据史料记载,朱高炽性格温和,不善于决断,这或许影响了他在废除殉葬等重大制度改革上的决心和行动力

综上所述,尽管朱高炽是一位相对仁慈的君主,但他未能废除殉葬,这可能是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政治和个人情感的考量、改革时机的选择、统治政策的稳健性及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推荐
© 2025 挖宝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