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揠苗助长文言文解析
时间:2025-05-13 07:47:54
答案

《揠苗助长》是一篇出自先秦的文言文,作者为孟子。全文如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他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有坚定信念、有道德底线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路。他们不会被富贵所迷惑,也不会因为贫贱而改变自己的信念。在面对威武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屈服。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揠苗助长文言文宋人疲倦的原因
答案

《揠苗助长》中宋人疲倦的原因是过于懒惰,揠苗助长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成语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揠苗助长本义
答案

揠苗助长的本义是指过度关注并且过早干预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事物,导致事物蒙受损失,并且无法正常成长。

例如在种植庄稼时,过早地拔苗增长,会导致庄稼发育不良而无法正常成熟。

因此,是负面的,不应该盲目干预而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事物自我成长发育。

推荐
© 2025 挖宝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