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是北宋五子之一,被誉为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诞生于公元1017年5月5日,依据农历计算的话,他的诞辰应该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dūn。
周敦颐的敦读音说dūn。
敦(拼音:dūn、du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基本字义:1、厚道,笃厚;2、诚心诚意;3、督促;4、姓。
1.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2.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说礼乐而敦诗书。——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
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画家,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通书》。下面是《通书》的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