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史记四字成语
时间:2025-05-13 04:40:40
答案

【成语】: 焚书坑儒

【拼音】: fén shū kēng rú

【解释】: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举例造句】: 满清入主中原,焚书坑儒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 ★梁斌《红旗谱》四二

史记和资治通鉴时间轴
答案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的,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 16 朝 1362 年的历史。

史记国难思良将读后感怎么写
答案

《史记·国难思良将》是《史记》中的一篇章节,主要讲述了在国难时期,国家对于贤良将领的迫切需求和重要性。读完这一章节,我深有感触,以下是我对这一章节的读后感:

在《史记·国难思良将》这一章节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国家在面临危机时,贤良将领的重要性。将领们不仅是军队的核心,更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军队保卫国家,捍卫民族的尊严。

同时,我也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仅仅依赖于将领的英勇善战,更需要一个稳定和明智的政府来支持和指导。只有政府和将领相互配合,才能使国家在困难时期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这一章节也让我思考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如何发现、培养和利用这些人才,是一个国家领导者和政府需要深思的问题。

总的来说,《史记·国难思良将》这一章节让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贤良的将领,同时也需要明智的政府和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让我明白到在不同的环境和角色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推荐
© 2025 挖宝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