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包括:
1、标本类登记: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凝、穿刺液常规、血型、输血、细菌、免疫、生化等标本的接收情况,以及标本的接收和交接记录。不合格标本的处理情况和特殊结果标本的复查及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情况也应记录。
2、仪器运行情况记录:大型仪器应有标识标明仪器名称、编号、出厂日期、使用日期、价格、保管人和使用人。必须记录仪器的维修、保养情况,以及室内、室间质控结果和温、湿度情况。
3、试剂管理:试剂的进出记录,冰箱温度记录,以及试剂与校准品的出入库情况。
4、交接班登记:值班期间的情况记录,以及标本采集后给患者的回执和报告结果的发放情况。
5、检验结果记录:包括送检科室、送检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签名等信息。对于传染病阳性结果的检测,需要及时反馈给送检医生并由医生签名备查。
6、阳性结果反馈:对于检出的传染病阳性结果,如艾滋病、肝炎等,必须及时反馈给送检医生,并由医生签名备查。对于疑似重点传染病阳性结果,如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除反馈外还需按规定保存和转送菌株。
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登记,确保结果准确、清楚、完整。违反规定者将按章处罚。
在与儿科交流时,检验科应该尽可能简单明了地解释诊断方案、检验结果和处理建议,以确保儿童得到准确和及时的治疗。
此外,检验人员还应该耐心倾听医师的疑虑和需求,紧密合作,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建议,以确保诊断的高质量和准确性。
通过相互理解和有效的沟通,检验科和儿科可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医疗实践。
一、岗位职责:
1. **质量管理**:
* 负责确保检验团队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程序,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 制定和优化检验流程,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行业标准。
* 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2. **团队管理**:
* 带领并指导检验团队,确保团队高效运作。
* 负责团队成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团队整体能力。
3. **沟通协调**:
* 与生产、研发、采购等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确保质量信息的及时传递。
* 协调解决质量问题,推动跨部门的质量改进项目。
* 与客户保持联系,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必要的质量信息和支持。
4. **数据分析和改进**:
*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 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持续优化产品质量。
* 参与质量事故调查,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5. **制度遵守与政策执行**:
* 确保检验团队遵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法规及公司政策。
* 参与制定或优化与检验相关的政策和流程。
* 确保质量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符合监管要求。
二、权力范围:
1. 对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奖惩建议。
2. 发起和推动质量改进项目,优化检验流程和标准。
3. 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包括拒收、要求返工或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4. 对与检验相关的设备和工具的采购、验收和使用进行决策。
5. 对检验团队的人员配置、培训计划和资源分配具有建议权。